十五、補牙
女兒上小小班後,終於戒掉了叼著奶瓶睡著的習慣,但她的兩顆門牙因為長期泡在奶裏,蛀掉了點,於是我計畫帶她去修補一下,省得越蛀越大。
事先告知女兒,她的牙蛀掉了,如果現在不處理,發展下去會危害到她的恒牙,如果帶她去修補牙齒,處理的時候可能會有點痛會出點血,但都不會太厲害,然後問她,你看是不是要去修補一下。女兒表示贊同。坐到牙醫的椅子上,醫生不敢下手,我只得再次當醫生面問了女兒一次,得到再次肯定後,醫生戰戰兢兢地動了手,整個過程女兒張大嘴巴木頭一般一動不動,事後跟我說,你說會有點痛,其實一點也不痛。看多了坐上椅子就象殺豬一樣的孩子,醫生反到很不能適應這麼冷靜來補牙的小孩。
為什麼女兒會這麼冷靜呢,因為我事先告知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,比如痛,比如出血,她有了心理準備,也就不怕了。孩子哭鬧反抗或許更多的不是因為痛,而是對未知傷害本能的恐懼。
所以別以為孩子小,騙騙就可以了,他們會記得你騙過,會不信任你,下次再騙就沒那麼容易了。也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能力,說實話會讓他們更信任你,讓他們對可能的疼痛作好心理準備,他們其實是很能忍痛的小生物。
十六、體罰
再乖巧的孩子,也總有把父母惹到怒髮衝冠,恨不能一巴掌拍死的時候,否則那就不是孩子是木偶了。
某日,我很擔心自己會忍不住對著女兒一巴掌下去,好出出心裏這口鳥氣。但是怒氣是這樣的,忍著也許會內傷,一旦動手卻會象黃河潰堤,可能一掌接一掌收不了手,好多暴打孩子的父母藉口是為孩子,其實更多是為了出自己心頭的一口氣。這是自己的女兒,所以只能內傷。
我對女兒說,最後提醒你一次,如果再犯我就要打你了,犯一次打一下,犯兩次打兩下,第三次打四下,每次加倍。女兒說,不行。我說,補充條件,受罰時你得自己脫好褲子床上挨打,如果你不肯,那我捉住了打,打一下的變兩下,打兩的變四下,總之加倍。
她挑戰我,挑戰我,挑戰我…… 最後我讓她可以自由挑個地方受罰,她挑了房間,並清場不得圍觀,鎖門,自己脫褲子挨打。對她來說,這是很丟臉的事,但也是很有效的管教辦法,一般情況下只要提醒了一次立下規矩,為免再次丟臉挨打,就會遵守規定。
十七、三歲見老之我見
這句古話經常聽過,但不很明白,女兒出生後,在教養中慢慢發現,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。
專家說要溫情教育,要給孩子講道理。三歲以內的孩子,聽得懂大道理嗎?也許。但更重要的不是給那麼小的小孩講道理,最重要的是先立規矩,一歲的孩子也會明白“不行”這個詞。如果孩子錯了,哪怕孩子再小也不能姑息,一定要馬上阻止,並正確引導其行為,不要相信孩子大了自然會明白這種說法,只要在第一次就堅決阻止錯誤,孩子很快會明白並做出正確的行為。一旦孩子的偏差行為養成了習慣再阻止就難得多,孩子也會無所適從。
三歲之內,孩子的大多數行為習慣都已形成,如果一開始就不斷糾正矯正,就不需要後期反復地為一個個偏差糾纏,後續的教育也就會越走越順。
十八、繡花還是跳舞
某天,女兒的外婆對我說,你來跟她說吧,她比較肯聽你的話,幼稚園辦課外班,女孩子麼讓她去學跳舞最好,可是她不肯,要去繡花。
我叫來女兒,問她,是不是要上課外班,她說是,我說,那你想上什麼班呢,女兒說,我想學繡花,我還沒繡過呢,可是外婆要讓我去學跳舞。我:不用理外婆,那是你上課,不是她去上,你想上什麼課是你的自由,別人管不著,但是既然是你自己的選擇,就得為自己負責,認真學好。
期末,女兒遺憾得說,我才繡了A和B,C字繡了一半課就結束了,沒得繡了。
十九、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結果
社區裏很多孩子,女兒由於不嬌氣做作,很能自來熟。
一天女兒問我,能否帶小朋友來玩,我回答,這個家也是你的,你可以做主,如果帶小朋友來玩,你們可以任意,但最後得把一切恢復原狀,由於是你帶來的朋友,所以你要負責。
孩子們非常喜歡來我家,因為自由。通常我會對他們視而不見,他們玩他們的,我做我的,而女兒會負責招待,吃的也好,玩的也好,全由她自己做主。
有時候玩得高興會把地上弄得一團亂,臨走,女兒會組織他們清理乾淨。如果走前沒清理乾淨,最後就由女兒自己清理。這是我們說好的,她做了主人,她負責結果。
二十、包子的底限
女兒平時表現得很包子,不太跟人計較,從沒見過她與朋友爭吵不愉快。她外婆一直很擔心,每每報怨我把女兒教成包子,以後是會吃虧的。
大班時,她帶回個同學玩,決定送同學一本書。兩堆書,一堆是她看過的,一堆是沒看完的,女兒讓同學在她看過的一堆書裏挑選一本,但是她同學堅持要一本她沒看過書。女兒堅持,她同學也堅持,於是女兒說,這本書我沒看過,不可以送給你,但可以借給你,我寫一張借書證,你簽好名,看完了還給我。兩個孩子認真的做了一張借書卡,簽下大名,寫下日期。
包子只是表面現象,始終有底限,當觸碰到底限時,會想出辦法解決,不與朋友造成衝突。父母從小放手才能逼著她找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,這個也是很需要鍛練滴。
二十一、做作業到十點
一、二年級,因為學校離外婆家很近,於是就住在外婆家,可是居然常常做作業到九十點鐘,開始大人報怨學校作業太多,後來跟她的同學交流後發現,同樣的作業有的六點前就完成,有的孩子和女兒一樣要做到九十點。其實女兒並沒有專心認真做作業,邊玩邊做當然就這樣了,後來有段時間她外公天天看著她做,但要別人看著才做的事並不很有效。
於是,非常懶的樓主出現了。其實我只是很認真地對她說,我知道你們的作業量,從今天起每天作業最晚做到8點,8點以後再敢做作業,我就把本子扔了。女兒反抗,那我就告訴老師,是你不讓我做完作業,我才交不出。我笑,那你就去跟老師說好了,反正交不出作業的人是你不是我,寫到黑板上的名字是你不是我。女兒無奈,整整一個月,我天天去看她,整整一個月,她的作業都在六點前完成,然後,就養成了習慣,不用看著都能很快專心地完成。
為什麼這次能這麼輕易就改正了她的壞習慣呢,其實有兩個必要的條件:
一是,從小我就灌輸她的人生必須她自己承擔責任,我絕對不會為她負責,也是一直這樣執行,所以她知道我說的都是事實,交不出作業她得自己承擔後果。
二是,從小我立下的規矩都是一定會執行,沒有或許也許下次之類,所以我說8點後再做就扔了她的本子,雖然沒有真的執行,但她知道只要違反我就一定會執行。